两个改性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在改性塑料制品的生产中,裂纹、破裂与溢边是常见的质量缺陷,可从塑件结构设计与注塑工艺设备两方面针对性解决,以提升产品合格率。

一、从塑件结构优化解决裂纹及破裂问题

塑件的结构设计直接影响应力分布,不合理的结构易导致局部应力集中,引发裂纹或破裂,需重点关注以下两点:

消除尖角与缺口的应力集中
尖角、缺口是应力集中的 重灾区,塑件设计时应尽可能采用大圆弧过渡,最佳转角圆弧半径建议为壁厚的 0.6 —— 圆弧过渡可分散应力,避免局部应力超过材料承受极限。若因功能需求必须保留尖角或锐边,也需设置至少 0.5mm 的最小过渡半径,通过小圆弧缓解应力集中,减少裂纹产生。

优化带金属嵌件的塑件设计

金属嵌件与塑料的热膨胀系数差异显著(热塑性塑料的热膨胀系数是钢的 6-11 倍、铝的 3-6 倍),冷却过程中嵌件会阻碍塑料收缩,产生巨大拉伸应力,导致嵌件周围出现裂纹。解决对策包括:

 

优先选用热膨胀系数接近树脂的金属(如锌、铝、铜)制作嵌件,减少收缩差异;

采用高分子量树脂生产含嵌件的塑件,其抗裂纹性更强;

增加嵌件周围的塑料壁厚(具体最小壁厚需根据塑料品种调整,如 PC 嵌件周围壁厚建议≥2mm),通过充足的材料缓冲收缩应力。

二、改性塑料溢边问题的成因与解决

溢边指塑件分型线或模具密封面出现的薄飞边,主要源于模具合模不严密或注塑压力异常,可从注塑机与工艺参数两方面排查:

 

注塑机设备因素
若注塑机拉杆变形或长度存在差异,会导致动、定模板无法严密合拢,分型面出现间隙,进而产生溢边。需定期检查拉杆的直线度与长度一致性,通过校正或更换拉杆,确保模板平行贴合,消除合模间隙。

 

注塑压力与合模力不匹配
当注射压力超过模具合模力时,分型面会被 撑开产生溢边。解决时需核算成型压力:塑件投影面积与模具内平均压力的乘积,若超过设备合模力,可通过以下方式调整:

 

降低注射压力、缩短射料杆行程或减小浇口截面积,减少熔体对模具的冲击力;

缩短保压时间,避免持续高压导致分型面渗漏;

减少型腔数量(如从 4 腔改为 2 腔),或换用合模力更大的注塑机,确保合模力足以抵抗成型压力。

通过结构优化减少应力集中、通过设备调试与参数调整平衡注塑压力与合模力,可有效降低改性塑料制品的裂纹、破裂与溢边缺陷,提升产品外观与结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