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电起痕指数(CTI)代表什么

固体绝缘材料在电场和电解液共同作用下,表面逐渐形成导电通路的现象被称为漏电起痕。而绝缘材料抵抗这种现象的能力则称为耐漏电起痕性能。

 

为什么需要测试材料的耐漏电起痕性能?

 

耐漏电起痕试验主要用于模拟家用电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绝缘材料表面因不同极性带电部件沉积导电物质,是否会导致爬电、击穿短路或引发火灾等隐患。这是为了评估电器产品在工作环境中,由于污染、潮气等因素造成绝缘材料表面污损,从而引发漏电和绝缘性能下降的风险。

 

漏电起痕试验通过模拟极端恶劣条件下的加速试验,快速判断绝缘材料是否会形成漏电痕迹。这种方法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区分不同固体绝缘材料的抗漏电起痕能力,以确保产品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安全使用。

 

因此,应用于电器外壳材料的塑料,很有必要进行漏电起痕实验,保证材料的绝缘性能不会被破坏,从而对于成品产品起到安全保障作用。

漏电起痕试验仪是依据 IEC 60112:2003《固体绝缘材料耐电痕化指数和相比电痕化指数的测定方法》 等标准设计的仿真测试设备。

该试验仪通过在固体绝缘材料表面进行模拟测试,评估材料在电场和污染介质共同作用下的耐受能力。具体操作是在绝缘材料表面规定尺寸(2mm × 5mm)的铂电极之间,施加一定电压,并以固定时间间隔(30秒)和固定高度(35mm)滴加规定量的污染液体(0.1% NH₄Cl溶液)。通过试验可测定材料的相比电痕化指数(CTI)和耐电痕化指数(PTI),从而评价其抗漏电起痕性能。

这种试验方法能够有效模拟实际使用环境,对材料的绝缘性能进行快速评估,为选用合适的绝缘材料提供科学依据。

彼达生产的用于电子电器产品的改性料PA6-G50(HRZ01),CTI指数为600。即为不会被600V以下50滴电解液击穿,耐漏电起痕能力极强,制成的电子电器产品拥有很高的安全指数。